鼠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pdf九游会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应用于电子设备领域-▼●,以解决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时操作麻烦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用于操控第二设备☆▲;第一方向为第一方位信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向☆☆=△=▷九游会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本申请应用在多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64008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07○•=.07 (21)申请号 3…•.7 H04W 4/80 (2018…▽.01) H04W 84/18 (2009▲△=☆▲■.01) (22)申请日 2023…▼•☆■.01▷….19 H04W 84/12 (2009▪●△.01)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9•▼★.X 2023■-◁☆.01▼●…■.19 (71)申请人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道2号南方工厂 厂房(一期)项目B2区生产厂房-5 (72)发明人 胡功成刘匡宇刘东淼彭红星 (51)Int◁▪▽.Cl•△. G06F 3/02 (2006□□●☆●▷.01) G06F 3/038 (2013▼○☆…◆.01) G01S 15/08 (2006•△△.01) G01D 21/02 (2006▼=●▽.01) H04L 69/18 (2022-☆•.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10页 (54)发明名称 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及电子 设备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 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应用于电子设备领域★△,以 解决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时操作麻烦影 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和第 二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第一方 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 息=•;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 =△▷□;第一设备监测鼠 标的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 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 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 用于操控第二设备▷◆;第一方向为第一方位信息中 A 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向=□。本申请应 4 用在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过程中▪•●○=●。 1 8 0 0 4 6 1 1 N C CN 116400814 A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获取第一方位信息◁▲-▪●☆;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 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 所述第一设备监测所述鼠标的移动▲▽▷◁★; 当所述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所述鼠标继续沿 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设备隐藏所述光标=-•,所述第二设备显示所述光标=◇•;所述键盘 用于操控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方位信息中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相对于所 述第一设备的方向•◆•◁▪◇。 2-▲.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方位信息▽○△-;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 相对方位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 所述第一设备监测所述鼠标的移动★•◁○▽▲; 当所述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所述鼠标继续沿 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设备隐藏所述光标•▪=▽★,以便于所述第二设备显示所述光标•-▪▲○、所 述键盘操控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方位信息中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相对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九游会◆☆,所述第一方 位信息根据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以及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确定☆▽▽•▼;其中-=…▽○,所述第 一距离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超声测距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第二设备的距离信息•=◆, 所述第二距离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超声测距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到所述第一设备的距 离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更新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所述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 所述第一方位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键盘和鼠标-☆◆◁▲□; 所述第一设备监测所述鼠标的移动■••◁▷; 当所述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所述鼠标继续沿 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设备隐藏所述光标★▷□,以便于所述第二设备显示所述光标◁△、所 述键盘操控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方位信息中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相对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 备更新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实时根据超声测距更新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方位信息△○○;所 述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 备更新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所述第一设备更新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方位信息□▲;所述 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所述用户操作为用户主动触发所述第一设备更新 所述第一方位信息的操作◇◁★•。 2 2 CN 116400814 A 权利要求书 2/2页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隐藏所述光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共享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共享响应★▷•;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共享响应隐藏所述光标◁▪▪○★。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 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 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所述至少一 个接口电路用于执行收发功能-◆,并将指令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 器执行所述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 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 一项所述的方法△△■☆。 3 3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18页 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及电 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办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使用场景△▼◁■□□:用户同时操控多个电子设备=☆◆=,共同 完成某项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操控每个电子设备…☆=□◆,会给每个电子设备配备一套键盘和 鼠标(简称★□:键鼠)=○□○,用户在多套键鼠之间切换操作○▷=▼,从而控制多个电子设备▼▼◆◇。但每个电子设 备都配备一套键鼠▷•▪•□,占用了大量空间••◆-。在场地受限时=●•□■,无法摆放多套键鼠●▲◆,则无法操控场地 内所有的电子设备▪-▽◁-◆。例如▪▷●★■,办公时需要同时使用两台电脑▪…◆,但办公桌面空间有限◇△◁▷…☆,只能摆放 一套键鼠▽=,就无法同时操控两台电脑●▼◇。而且■□▪,用户在多套键鼠之间频繁切换操作=••●●,会使用户 变得手忙脚乱▷◁▲▪◁,操作麻烦◇◁•□。 [0003] 现有技术中•••=□■,使用键盘•▼◁、显示器▽•●▪●-、鼠标(keyboard video mouse▲-,KVM)切换器连接多 个电子设备-◆,实现鼠标光标在不同电子设备的屏幕之间穿梭■☆★◇★○,相应的●□◁,用户可通过键盘操作 光标所在位置的电子设备★◆□◆,通过一套键鼠控制多个电子设备(也可以描述为键鼠共享)-…◁◆▽◁。该 方案中●○-●…,KVM切换器与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若用户移动电子设备◆-▷◁,则需要重新布 线▽▪●,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 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户在多设备之间精准■-•●、快速实 现共享键盘和鼠标……▼,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和 第二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其中▷○•◁☆▲,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的相对方位信息-▷•■,而且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随后▽▪▲▽,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当鼠标 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设备 隐藏光标▪▲▽◇○,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用于操控第二设备□▲☆△。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方位信息中 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向▲=。 [0007] 如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都根据第一方位信息进行键盘和鼠标的共享▼▼★☆。当鼠标 与键盘连接第一设备时…▷◁■,鼠标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位信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 的方向○□,且鼠标对应的光标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鼠标仍未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光标从 第一设备移动至第二设备◆○▪▼◁▪。也即◇■○□,第一设备隐藏光标☆==•,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操控显示光 标的第二设备•-○△◁□。根据鼠标移动方向和第一设备信息准确=○◁▲▲=、快速进行键鼠共享□-○,简化了用户操 作▽◆★△■■,而且鼠标移动方向与光标移动方向一致▪○☆-★,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008]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应用于第 4 4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2/18页 一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其中=▼◆□,第一方位信息包括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而且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第一设备监测鼠标 的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一方向移 动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以便于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操控第二设备■▪…•-。第一方向为第一 方位信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向△▼▲。 [0009] 如此▼•★■,第一设备在鼠标移动方向为第一方位信息中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 向=◇△•●,且鼠标对应的光标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移动时•◆=◁★,光标从第一设备跨越 到第二设备◁▪□,由此鼠标和键盘可相应操控第二设备★▪,快速实现多设备间的键鼠共享…●◆,提升用 户使用体验■▽=▲●。 [0010]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方位信息根据第一距离信息●◆=◇☆●、第二 距离信息以及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确定◁=◁◇=▷。 [0011]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距离信息为第一设备通过超声测 距确定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为第二设备通过超声测距确定第二 设备到第一设备的距离信息▼☆•。 [0012]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还 包括○△☆◁▷◇: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其中•▷△=,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第一方 位信息◁●▲☆★▪;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二方 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以便于第 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操控第二设备▼□。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二方位信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 于第一设备的方向■••。 [0013] 如此◇▪○◆,根据更新后的第二方位信息进行键鼠共享△■,提高了键鼠共享的准确性○=△。 [0014]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 方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实时根据超声测距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其中■…▷▼, 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第一方位信息▷★○▷=△。 [0015]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 方位信息△▪◇▽◁▽,还包括▲■:响应于用户操作□☆☆,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其 中•☆,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第一方位信息-◇★▼◁;用户操作为用户主动触发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 信息的操作◁◁◁○○。 [0016]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隐藏光标=■☆,包括○▼○◇▷-:第一设备向 第二设备发送共享请求▼▼▷•;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返回的共享响应…☆;第一设备根据共享响应 隐藏光标★●。 [0017]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 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当处理器从存储器中读取计算机可 读指令★=▲▼,使得电子设备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 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0018]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接 口电路△-=▷,至少一个接口电路用于执行收发功能▲▪…▪▼,并将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 处理器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 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5 5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3/18页 [0019]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 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 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 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0020]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 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以 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0021] 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以及各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 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一●★◇=-▪; [0023]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以用于多设备之间键鼠共享系统的示意图…=…□; [0024]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二•■•●; [0027]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三◇-★-▷□; [0028]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四○▷○☆◁; [0029]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五△-△◁; [0030]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六▪▽; [0031]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七●◁○•; [0032]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八◇○-; [0033]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九•◆; [0034]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35]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场景示意图十★▽☆▲▲; [0036]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7]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 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 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0039]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4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 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 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 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 6 6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4/18页 呈现相关概念■•●。 [0041] 目前已有多种进行键鼠共享的方案•…•◁○。 [0042]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硬件辅助设备实现键鼠共享▼-□•△。具体参见上文背景技术 中所描述的通过KVM转换器实现键鼠共享的方案◇•○△▪●。该方案中=□,KVM切换器与电子设备之间通 过数据线连接•▪◆◁,若用户移动电子设备▷…-,则需要重新布线◆▲-▼=,给用户带来不便☆▽□。 [0043]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通过特定软件实现键鼠共享◇★。每个电子设备安装特定软件▽●-△■, 并对该软件进行配置▼◁,配置完毕就能使用一套键鼠操控多个电子设备△◁•=。但配置过程复杂▼-□,操 作门槛高▲-•◇◁◇,对用户不友好=-◆☆。另外■▼▷△-,若移动了电子设备□○■●◁,则需要在该特定软件中手动更新各电 子设备的配置☆●◆,操作复杂▽▷。 [0044] 示例性的■●▪□…★,如图1中(a)所示□■=◆▼,设备A和设备B处于同一局域网☆▼,都安装了Synergy软 件★◇◆◁,每个设备将其他设备的方位信息■…○△▽、IP地址等手动配置在Synergy的配置文件★…-,配置完毕 就能使用一套键鼠操控两个设备•△●◇★。例如▷-=,鼠标连接设备B=-◁,设备B屏幕显示鼠标对应的光标▽▷◇▽■★。 若用户想使用鼠标操控设备A○◁▼★▼☆,则控制鼠标向左移动-★•。光标跟随鼠标移动方向移动▪▼,从设备B 左侧屏幕边界穿出设备B◇=,从设备A右侧屏幕边界穿入设备A▷○。由此■▼▷★,光标从设备B移动至设备 A□▽☆◆,鼠标可操控设备A□◁■…△。 [0045]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如图1中(b)所示-◇,用户将设备A移动至设备B右边…-。若用户想使 用鼠标操控设备A▼=•□▽◇,用户将鼠标从设备B向右移动至设备A▼☆•,但由于Synergy软件不支持实时 更新设备方位信息○▷●□,光标反而在设备B上向左移动☆=,仍从设备B左侧屏幕穿出设备B◇◁▷•◁,再从设 备A右侧屏幕边界穿入设备A△●。鼠标移动方向与光标移动方向不同●△☆…,影响用户体验▪□◇。 [0046] 为了改善上述各种实现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设备之间 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超声测距获取多设备的设备方位信息▽◆◆▼,根据鼠标移动 和设备方位信息在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本申请中☆●▼■••,实时检测多设备的设备方位信 息=▪☆◇-▽,实时更新★•▲,当设备方位发生变化后•…,可快速★○…□○、精准确定并调整各设备的方位信息▷▷▲,无需用 户手动调整●○,多设备间可自由实现键鼠共享-□▼▼,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7] 为了更好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先详细介绍下多设备之间键鼠共享系统的具体 实现方式◇•□。请参考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以用于多设备之间键鼠共享系统的 示意图●○…。该系统架构中至少包括第一设备201和第二设备202●▽。 [0048] 其中★☆▽●▼▷,第一设备201与输入设备203连接(如图2A所示)-•◆★★○,或包括输入设备203(图2A 中未所示)★●-◇。作为一种示例=◇◇,该输入设备可以为鼠标•■◆,触摸板…○★…,触摸屏等◁=…◆★。图2A中以输入设备 203是鼠标为例示出☆□。 [004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201与第二设备20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建立连 接◆★。基于建立的连接■●◆,第一设备201和第二设备202可配合一起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 一设备201和第二设备202采用无线方式建立连接时采用的无线通信协议可以为无线保真 (wireless fidelity■□◁•▷■,Wi‑Fi)协议=…、ZigBee协议○◆■、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协议等-▷◆□-○,还可以是各种蜂窝网协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0050] 在第一设备201与第二设备202连接后▷…△★,通过键鼠共享技术☆◇◇★,用户可使用一套输入 设备◆◁■▷,如上述输入设备203实现对第一设备201和第二设备202两者的控制◁▷▪。也就是说▷=◆★,用户 不仅可以使用第一设备201的输入设备203实现对第一设备201的控制■□-,第一设备201还可将 其输入设备203共享给第二设备202•▪,供用户实现对第二设备202的控制◆▲▼。 7 7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5/18页 [0051] 图2B是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0052]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九游会…■◁、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慧屏▼●△、增强 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 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以“好医、好药、好体验”守护健康未来九游 历经15年深耕■…,招商信诺不断丰富醇享△••▪、醇悦系列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在高端医疗险市场牢牢占据市场前列-△●•。截至2024年▽•△=•,其高 更多 以“好医、好药、好体验”守护健康未来九游,,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终端等具 有显示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0053] 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USB接口 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SIM卡接口295等▲●-。 [0054] 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 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 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0055]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 (application processor☆…▷=★,AP)和/或存储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 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0056]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 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 理器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 理器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0057]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 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与处理器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 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0058]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 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 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 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200使用过程中 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 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 (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0059] USB接口230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可 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2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2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 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 [0060]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 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充电管理模块为电池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电 子设备供电■◇▽。 [0061]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 块接收所述电池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为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显示屏 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 [0062]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200中的每个天线页 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蜂窝 网天线复用为无线局域网分集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0063] 射频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2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的通信处理模块●☆○。射频模块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 传送至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 [0064] 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 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的通信处理模块☆◆▼□▼•。通信模块260可以是集成至少 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通信模块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 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天线和射频模块耦合…▽☆□●▽,天线和通信模块耦合□☆, 使得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 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 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 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 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和/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 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等■◁◇△。 [0066] 音频模块2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 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 [0067] 电子设备200的传感器模块280具体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 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触摸传感器等☆=。触摸传感器也称•★“触控面板☆△●”=…,可设置于 显示屏▼•。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 [0068] 摄像头2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 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 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电 子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N为大于1的正整数•▪◇▷。 [0069] 显示屏2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 光二极管)■☆,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N为 大于1的正整数□○☆…▪。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电池242以及SIM卡接口295等部件△★…,本申请实施例 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9 9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7/18页 [0070] 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示例性软件架构▷◆◆-。该系统可包括四层▲▲◇★=…,从上 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简称框架层)▲☆,系统服务层▪•••◆,以及内 核层(也称为驱动层)▷□▷▷。 [0071] 其中□☆,应用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可以被 原子化•…○,具体的○□…•,应用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能力(ability•▷▽●,又可称为原子能力等)组成●▷•■▽。能力包 括但不限于特征能力(feature ability☆▼,FA▼★,又可称为元程序)和元能力(atomic ability◁▽▽◁△●, AA◇●☆▼▲,又可称为元服务)▲△◆。FA有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提供与用户交互的能力▼△;AA无 UI界面□▼,提供后台运行任务的能力以及统一的数据访问抽象=■◆◆☆。FA●●★▼、AA还可以有其他名称☆▷,本 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0072] 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比如▷…,提供用户界面(UI)框架△-▼==, 能力(ability)框架◇▷□,用户程序框架••★◆。 [0073] 系统服务层是系统的核心能力集合◁■○●,通过框架层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该层包含 以下几个部分▪…☆•★: [0074] 系统基本能力子系统集▽…▷=•▲:为分布式应用在多设备上的运行•◁▷★、调度▪◁★、迁移等操作提供 了基础能力-•▽◆★○,由分布式软总线(或者◆○,也可以描述为软总线子系统)☆▷●、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 分布式任务调度□●△、公共基础库(未在图中示出)▪◇▽、多模输入…•●=■☆、图形▼■◆■-•、安全▷◁★◆▲◇、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子系统组成=☆•■□…。 [0075] 其中-•,分布式软总线是可以用于设备之间通信的逻辑通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 于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协同通信连接▽◆-•○◆,以及各设备与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的通 信连接-★▼▪,传输数据等◁-■。 [0076] 多模输入子系统主要用于接收按键□▼•◁,触摸等输入事件△■,并且会对这些原始输入事 件进行处理=--•,之后再对这些事件进行派发◁◁■▪。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模输入子系统用于监听用户 对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操作▽●■,以及鼠标和键盘所连接的设备信息☆•▼○,键鼠共享状态信息▷◁☆。例 如▪○□◆■▪,获取每个电子设备连接的鼠标和键盘的状态信息=●,当鼠标连接第一设备▪-…◆□▽,并从第一设备 移动至第二设备时○◇•◁•,则鼠标的状态改变为共享态▲○-▷=○。同时●▪,根据鼠标更新后的状态信息△•□★◇=,对应 更新键盘的状态信息●☆-••◁,键盘在操作时▪=△•▲,根据状态信息操控第二设备▪…△▷=,由此实现键盘与鼠标在 多设备间的共享◆-…▽。 [0077] 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协同联系后…▲•◆▷,多模输入子系统用于获取第一设备 采集的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第一距离信息•◇○-,以及第二设备到第一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 [007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系统服务层还可包括应用管理模块▪●★△□▲。 [0079] 其中□-◁△,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监听应用程序的状态▪•。当应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如检 测到用户的安装◁◇▪◆、更新△◁◁▲▽-、卸载应用等指令时)时▷▪☆-•…,执行应用的安装◁●-、更新▼▷▼…★、卸载等操作■■=…□▽,并可以 将应用的状态数据记录到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中-●。 [008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也可以描述为分布式数据库子 系统)◆★▪•,可以用来接收并记录应用状态数据□△▼,并在应用的状态发生变化后◁•▪◁●,将应用状态数据 同步到组内的其他电子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模输入子系统将第一设备采集的第 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第一距离信息▼□★,以及第二设备到第一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上传至分布 式数据管理模块•●◇。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根据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第一距离信息以及 10 10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8/18页 第二距离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方位信息◆•●△◇,并将方位信息广播同步到第一设备与 第二设备中•△••▪。 [0081] 基本软件服务子系统集•▷•▽:为系统提供公共的■▽□•▷、通用的软件服务☆▲☆▪,由事件通知▷□=、电话•☆、 多媒体○…▼•◇◆、DFX★●☆、MSDPDV等子系统组成☆◇◁…◆▼。 [0082] 增强软件服务子系统集★=▼▼■△:为系统提供针对不同设备的=★■☆▽、差异化的能力增强型软件 服务○□,由智慧屏专有业务▷■△、穿戴专有业务□▼▽★、IoT专有业务等子系统组成◇•◇•■=。 [0083] 硬件服务子系统集◇●:提供硬件服务▼☆●◇,由位置服务▷▷☆▪=☆、生物特征识别◁▷◆▪◆、穿戴专有硬件服 务◁•○▽◆▲、IoT专有硬件服务等子系统组成■■☆。 [0084] 根据不同设备形态的部署环境•▪•,基本软件服务子系统集▲○▼、增强软件服务子系统集-●▷、 硬件服务子系统集内部可以按子系统粒度裁剪◁▲◆●□,每个子系统内部又可以按功能粒度裁剪△▲•★=。 [0085] 内核层分为内核子系统和驱动子系统▪=★★□。 [0086] 内核子系统▲◁:采用多内核设计□▽◁▼。内核抽象层(kernel abstract layer◆▲●□▷,KAL)通过屏 蔽多内核差异□▼•,对上层提供基础的内核能力•…□…▪,包括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 络管理和外设管理等○▲。 [0087] 驱动子系统■=■:提供统一外设访问能力和驱动开发★☆□•、管理框架-•▪•■。 [0088] 上述图3仅为电子设备的软件架构的一种可能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软件 架构的限制•◁△。 [0089]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 鼠标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0090] 如下▲•●-◇=,以两个电子设备(如用户的手机1与用户的平板2)之间进行键鼠共享的场景 为例进行介绍■◆。 [009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设备间共享键盘和鼠标之前□•▽,均需先开启键鼠共享功能☆▽…▲。 [0092] 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进行键盘和鼠标共享○△○▼☆○,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需 开启键鼠共享能力●◇◆。 [0093] 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处于同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类型 的电子设备▷□。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中至少一个电 子设备连接鼠标和键盘□=◁。 [009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键鼠共享功能可以由用户在设置界面中打开•▽●▪。该设置 界面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设置☆=▪-”这一应用程序打开…★▽▽。 [0095]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键鼠共享功能还可以由用户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中的控制中心页面中点击键鼠共享控件开启○•□◇△。 [0096]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键鼠共享功能还可以由用户打开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中的包含键鼠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由此•▪-●,开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键鼠功能-▷◆。 [0097] 而且◇○,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类型▲▼•,用户开启键鼠功能的操作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 现•▼○。例如●•▪▲◁◁,当设备类型为手机★=◁★☆、平板等支持触控操作的电子设备时●•▼▼,用户开启键鼠功能的操 作可以包括用户手指对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置页面…●●•▽、控制中心页面或包含键鼠共享功 能的应用程序中一个或多个功能控件的点击-▲▪、滑动等触控操作●▪•-■。当设备类型为大屏设备时●★, 如智慧屏○•▼=●○,用户开启键鼠功能的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遥控器对大屏设备发送指令◁▼◆▽◁…,以对 11 11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9/18页 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置页面☆…、控制中心页面或包含键鼠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中的一个 或者多个功能控件执行选择▷▷◇□○▼、确认等操作◇▷◆。当设备类型为电脑时•▼☆▲◆,用户开启键鼠功能的操作 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键盘或者鼠标等输入设备对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置页面▼▷◆☆▼、控制中心 页面或包含键鼠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执行的操作=…◆☆,例如使用鼠标选择或拖动一个或者多个 功能控件等○-□▲▽▼。 [0098] 相应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用户想关闭键鼠共享功能…▪,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可以在设置界面中关闭键鼠共享功能◇▪=,或者◇▼●★■=,在控制中心页面中关闭键鼠共享功能◇◁△,或 者◁…,关闭包含键鼠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 [0099]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断开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 连接•◆△,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在同一WLAN中△=,关闭键鼠共享○★。 [0100] 示例性的★■▼…,为了实现键鼠共享■□▼,手机1和平板2首先需要处于同一无线局域网◆•◁○◇,且无 线鼠标和无线中的其中一个设备••。 [0101] 示例性的▲▷○☆◆,手机1位于平板2的左侧☆◆◆,平板2位于手机1的右侧☆▲。手机1与平板2通过 wifi连接同一WLAN◁△。平板2通过蓝牙连接无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若要在手机1与平板2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首先需要在 手机1和平板2上均开启键鼠共享功能◆★□。 [0103] 以用户在控制中心页面中点击键鼠共享控件开启键鼠共享功能为例进行说明●▪。 [0104] 示例性的▽◇▲▷,如图4中(a)所示▷★○,用户打开手机1的控制中心页面400◇○□■●◁。其中▽…★□•▼,控制中心 页面40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功能开关410…●☆☆-◆,以及设备协同面板420=★○■□=。设备协同面板420包括一 个或多个功能控件▷○△▷。例如◁◇◆★○◆,键鼠共享控件430▷•▪◆=△。用户点击键鼠共享控件430○•…△★•,手机1响应于用户 操作=▽★•□△,打开键鼠共享功能页面◇▽■■○▲。 [0105] 如图4中(b)所示◇▽•△▷,键鼠共享功能页面440中可以包括键鼠共享控制面板450★•▲,设备 信息面板460▪-▪◆,以及连接设备信息面板470…★☆◆。键鼠共享控制面板450中有功能控件▲◇,响应于用 户操作开启键鼠共享功能或关闭键鼠共享功能=▽▪▽•▷。例如▽=,用户点击键鼠共享控制面板450中的 功能控件=▼,开启键鼠共享功能▪▲■。设备信息面板460用于显示本设备的相关信息(如手机1的设 备ID◁•□、手机1的设备名称等)•◁●△▷。连接设备信息面板470用于与本设备(手机1)连接同一wifi的 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相关信息及功能控件○□。例如★◇▼•◇,如平板2的设备名称■◆□★▲▪,方框表明手机1还 未与平板2连接▼○●△。 [0106] 相应的•▲,用户可通过无线鼠标与无线的屏幕上执行 点击☆◇●□…=、滑动等操作○■◇▷•,打开平板2的控制中心页面◇▪◁★-,执行相应操作后△☆▲★•△,进入键鼠共享功能页面▪◁○☆。 点击键鼠共享面板中的功能控件■…□▷,开启键鼠共享功能…△•▪。 [010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协同连接◁=●-•★。 [0108]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开启键鼠共享功能和第一设备与第二 设备之间建立协同连接的执行顺序☆●▲◆●•。 [010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采用的无线 连接方式可以是WLA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本申请 实施例对无线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0110]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示例◇◇◆○▲…,在用户开启手机1与平板2的键鼠共享功能后☆▽★◆□,从连接设 备中选取一个或多个设备建立协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进行协同连接的电子设备数量不 12 12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0/18页 做限定▪◇★■。 [0111] 示例性的=●▼▲▷,用户在手机1中点击平板2的设备名称■▼■◁▲,手机1响应于用户操作★●▷•-◆,与平板2 建立协同连接▲◇○•。或者◆▷,用户在平板2中点击手机1的名称★•★☆▼△,平板2响应于用户操作○…▷▼□,与手机1建 立协同连接▪□●◆◆▲。 [0112] 在一些示例中▷△○○=◇,手机1与平板2首次建立通信连接▷▪▽◇…。 [0113] 示例性的▲☆▷◇-,用户在图4中(b)所示的手机1的连接设备信息面板470中点击平板2的 设备名称•……●,触发手机1向平板2发送协同连接请求=◁□=。平板2接收到手机1发送的协同连接请求 后◁◆△◆◇,可以显示如图5中(a)所示的界面510▽○□●○■。界面510中显示提示框520●•▽★▪●,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选 择连接手机1○•◆☆△▷。响应于用户在提示框520中选择••◆●▪“确认◆•▼”控件◇△□●★▪,平板2向手机1回复同意连接的 响应◇•…•●。手机1在接收平板2发送的同意连接的响应之后▼◇□▪•▷,在图4中(b)所示的键鼠共享页面的 基础上□=-☆△,显示如图5中的(b)所示的界面530◁○,界面530中显示提示框540▪••,提示框中显示连接 码▼★。与此同时□▷-••,平板2显示如图5中(c)所示的界面550▪□▷-,提示用户输入手机1显示的连接码…★。用 户在平板2输入连接码后△▷○-▽,平板2将用户输入的连接码发送给手机1•◁★▷,手机1进行验证•★▼▲,验证成 功后建立协同连接▼•◆★●。手机1与平板2建立协同连接后•■•▲,手机1显示如图5中(d)所示的界面560◆□◆★, 界面560中连接设备信息面板570中的黑色正方形显示手机1与平板2已建立协同连接…●。 [0114] 另一些示例中●◆▲○◆□,若手机1与平板2之前建立过通信连接◁■。那么-•,手机1和平板2也可以 直接进行配对连接◁◆,而无需用户输入连接码■△□=。例如=●•,用户在开启手机1与平板2的键鼠共享功 能后…■●=▽,在平板2的键鼠共享功能页面中选择连接到曾经连接过的手机1△▪☆=,那么平板2和手机1 直接建立协同连接…▷☆…◆▼。 [0115] 又一些示例中☆◁●◆,若手机1与平板2之前建立过通信连接◁▼▷△。那么…▲★▲,当手机1和平板2连接 同一WLAN◇●…•■,手机1和平板2都开启了键鼠共享功能-●,且二者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无需用 户操作■▽△△•=,手机1和平板2也可以自动建立协同连接•◇•▪。 [0116]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协同连接后•☆,第一设备通过超声测 距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也可以描述为方位信息)▪★○▷,并显示在第一设备 的显示界面上•☆□。同理▲=-▽◇,第二设备通过超声测距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并 显示在第二设备的显示界面上=-◇◁。 [0117]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超声测距获取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第一距离信 息•▲,第二设备通过超声测距获取第二设备到第一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交互并分别获取根据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以及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确定的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并显示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显示界面上▼▷…▽○△。 [0118] 其中■◇,相对方位信息用于表示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以两个设备进行说 明□▪●○▽,设备A在设备B上方▪○=▽,设备B在设备A下方◇-■-■。或者▪☆▪,设备A在设备B左边•◇◁▲,设备B在设备A右边○△○。 [011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超声测距获取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第 一距离信息○▷▪☆,第二设备通过超声测距获取第二设备到第一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包括▼▲△▷■•:第一 设备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分别向第二设备发射超声波□•○▼▲◁,根据第二设备分别反射回波 的时间差确定第一扬声器到第二设备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扬声器到第二设备的第二距 离▽◇。将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第一设备信息整合成第一距离信息发送至分布式数据库子 系统-□★▪。 [0120] 可选的▼○◆•●,第一距离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的信息(如位置信息) 13 13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1/18页 以及超声波的发射方向等☆□▪■▪。 [0121] 同理●▷□,第二设备的第三扬声器与第四扬声器分别向第一设备发射超声波▷…◇◇,根据第 一设备分别反射回波的时间差确定第三扬声器到第一设备的第三距离▽▼,以及第四扬声器到 第一设备的第四距离…•-。将第三距离■•◁…、第四距离以及第二设备信息整合成第二距离信息发送 至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 [0122] 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根据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第一距离信息以及第二距离 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 [0123] 第一设备从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中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同 理•▪◇,第二设备也从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中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 [012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超声波测距确定距离的具体实现方式为▪◇◁○★:以第一设备向第二 设备发射超声波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设备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分别向第二设备发射 超声波●…■,在发射时刻开始计时…□,并接收第二设备分别反射的回波九游会●▲□■,接收到反射回波就停止计 时☆☆▽▼□。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的时间差计算第一设备中第一扬声 器与第二扬声器到第二设备的距离▪▲□。 [0125] 示例性的▷◆…▼▼,手机1与平板2建立协同连接后••△•◇◁,手机1采集手机1到平板2的距离信息★○☆◁…▷, 平板2采集平板2到手机1的距离信息-▲☆◇=☆。手机1与平板2中将采集的距离信息上报至分布式数 据库子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综合手机1与平板2分别上报的距离信息确定手机1与平 板2的相对方位信息▪○□△▽,并将该相对方位信息广播发送至手机1与平板2-▪•▷□…。手机1与平板2接收到 相对方位信息后◇▪,根据相对方位信息在手机1与平板2的键鼠共享功能界面显示手机1与平 板2这两个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 [0126] 具体的◁•▲,手机1与平板2采集距离信息▲◁▼◆、上传距离信息以及获取手机1与平板2的方 位信息的实现过程为□●◁▽:如图6所示◇-…▷○,手机1中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分别向平板2发射超 声波…▲★■,平板2中的麦克风接口分别接收手机1中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发射的超声波□■•▷▷, 并向手机1中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反射回波-★▼=◆。手机1中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根 据各自发射的超声波及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时间差△▼-,确定手机1第一扬声器到平板2的距离 d1▷▲△▪-□,手机1第二扬声器到平板2的距离d2▼★▽■◇。同理◇▽▼-▲★,平板2中的第三扬声器与第四扬声器分别向 手机1发射超声波•▲▲=◁▷,并接收手机1中麦克风接口分别反射的回波●•。由此-▼□▲,确定第三扬声器与第 四扬声器各自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的时间差◁▽●△=,进而确定平板2第三扬声器到手机1的 距离d3•◇-▼鼠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pdf,平板2第四扬声器到手机1的距离d4☆▼=。 [0127] 手机1将手机1采集的第一扬声器到平板2的距离d1=★★▷…-,第二扬声器到平板2的距离 d2△◆▷-☆□,以及手机1的设备信息等上报至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平板2将平板2采集的第三扬声器 到手机1的距离d3=•◁☆◁•,第四扬声器到手机1的距离d4□-=◁◆▪,以及平板2的设备信息等上报至分布式数 据库子系统★◇。 [0128] 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对于手机1与平板2上报的数据●•★☆▼□,根据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 略确定手机1与平板2的相对方位信息★▷▽。例如▷▽●◁•,对于手机1而言▲◇◆…▽★,根据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 器的位置…▼◆◁,以及各自测算的距离▪-◁▪■,确定第一扬声器测算的d1大于第二扬声器测算的d2☆▲☆▪▪◇,手机 1位于平板2左侧□••◆。对于平板2而言▼-◁,根据第三扬声器与第四扬声器的位置-◆◆◇-▪,以及各自测算的 距离▲▼◇■■,确定第三扬声器测算的d3小于第四扬声器测算的d4☆◁•▷■•,平板2位于手机1右侧-…▲•▪○。分布式数 据库子系统综合上述信息确定手机1与平板2的相对方位信息▼◁-▼,也即■-,手机1在平板2的左侧△▷▽, 14 14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2/18页 平板2在手机1的右侧■•▲□▪•。随后◇◆•,将手机1与平板2的相对方位信息广播至手机1与平板2▽▼◇◇▪○,以便手 机1与平板2获取到相对方位信息后▼▷▷▲,在手机1与平板2键鼠共享功能界面显示手机1与平板2 这两个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以便提示用户各设备的方位信息=●,辅助用户更好的实现键鼠 共享◇==。 [012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该方位信息★▪…●, 包括■=◁■:以文字或图标等方式将方位信息显示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显示界面上◆△。 [0130] 例如▽◇■□,以图标的方式显示方位信息▪△。基于上述示例-□◇•◇,如图7所示□○★□▽◆,手机1的键鼠共享 功能界面700中显示设备方位面板710○◆,设备方位面板710中显示手机1图标720与平板2图标 730•△○▷■▷。手机1图标720位于平板2图标730的左边△▽★◆,平板2图标730位于手机1图标720的右边◁☆▽…△▪。因 此•=•-,通过各图标的相对方位表明各设备的相对方位★◁。由此★▪•,直观显示手机1与平板2的方位信 息▲△。 [0131] 相应的▷■●•○,平板2在接收到设备方位后▽…▽,平板2的键鼠共享功能界面740中显示设备方 位面板750●•◁…▪,设备方位面板750中显示手机1图标760与平板2图标770=▪▲■▼…。手机1图标760位于平 板2图标770的左边△•,平板2图标770位于手机1图标760的右边▪○□。 [0132] 此时△…★,手机1与平板2都开启了键鼠共享功能▪…•▼○,也互相确定了设备方位☆▽▷○◇,手机1与平 板2都完成了键鼠共享准备工作□☆。用户可退出键鼠共享功能界面▪=□•◇★,执行其他操作●◁•…○…。 [0133] 需要注意的是☆■○●-○,从手机1与平板2建立协同连接◇▲■▷◁,到手机1与平板2显示各连接设备 图标的过程由电子设备系统自主完成○▽=▽。手机1与平板2建立协同连接后▼•△▪○,手机1与平板2的键 鼠共享显示界面□◇△,随后显示设备方位面板●•○▪=,设备方位面板中通过图标的方位信息表明设备1 与平板2的方位信息■◁▷•△。 [0134] 而且▷□•…◆,建立协同连接的多个设备▼■…,通过超声波实时感知其他设备的方位-■◆○●,实时检测 各设备的方位◁▼•。当设备方位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超声测距获取的最新数据-▷□,快速确定设备 方位★▲▲▪▲■,以便用户及时获知最新的设备方位信息○■。 [0135]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设备方位时的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还包括=●■△•◇,若第一设 备距离第二设备上下与左右的距离相等时■▷△•,则优先按照水平方位排列◇□。如图8中(a)所示-◇•▪○○,图 中为简单描述▪●▪,用设备中心点表示设备•◁,如此◇■★•□○,通过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表明设备之间的距 离▷○。点A1与点B1之间的距离为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距离▽◁▲,点A1到点C1的距离为设备A与设备 C之间的距离☆◇◆•,点B1到点C1的距离为设备B与设备C之间的距离•◆▲。根据各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 该距离的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例如•=•□-,将A1与B1之间的距离得到垂直分量B1O▲▷△,以及水平分 量A1O□■。本场景下A1O○◆-◁●、B1O▪=●、C1O三者距离相等◆◇•◁。此时▼△•,如图8中(b)所示▪◇▲★,为识别出的设备摆放 方位◁-■▷。根据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确定设备B相对于设备A而言•◇☆,两者距离的水平分量与 垂直分量相同=△-▷▷•,确定设备B与设备A水平▪◁▼◆。最终确定▲…○▲=◆,设备A★=▪、设备B=◁、设备C的设备方位应该是◁◇◇: 三个设备水平摆放○--,且从左至右••●-,依次为设备A△■、设备B▷△●、设备C▼=▷▽。 [0136]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协同连接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实 时监测鼠标的移动以及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方位信息△•▲,根据鼠标的移动及方位信息进行 键鼠共享-○■□。 [013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鼠标与键盘连接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超声测 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其中-◁,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随 后○○●,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 15 15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3/18页 鼠标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可操控第二设 备☆□◇=。其中■-△◆•■,第一方位为第一方位信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向•★◁。 [0138] 可选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分别记录自身所连接的鼠标和键盘的状态信息=…。鼠 标的状态信息包括鼠标连接的设备信息以及鼠标状态▽▼…•▲□,键盘的状态信息包括键盘连接的设 备信息以及键盘状态▼▽…◁○。当鼠标的状态信息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鼠标的状态信息同步更新 键盘的状态信息▼▲◁,鼠标与键盘根据更新后的状态信息进行控制▽-●●☆。 [0139] 示例性的▲○,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手机1与平板2实时监测鼠标光标移动轨迹▷☆▼●,以及实 时检测手机1和平板2的方位信息▽◆-…▷○。 [0140] 在一种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示例=◁•△,如图9中(a)所示▷▽○●△,平板2连接鼠标与键盘•◁▼■▼▪,图中未 示出键盘▽▼。平板2界面中显示鼠标光标▷☆▼…,手机1未连接鼠标…■•◁☆,手机1屏幕不显示鼠标光标•△。在用 户使用过程中☆-◆,若用户想使用鼠标操控手机1…□,则控制鼠标向与手机1相对于平板2的方位相 同的方向移动(手机1位于平板2的左侧)△▪▲▷□□,也就是向左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移动到平板2 左侧屏幕边缘…●◁,且用户继续向左移动鼠标•◆=,则平板2向手机1发送共享请求◆■-,并接收手机1返 回的共享响应◆◆▪☆▲○。平板2根据共享响应在屏幕显示界面上隐藏光标■■□◆•◇。相应的-□,手机1的显示界面 上显示光标▷■△◆=□,由此◆••▷▼▼,鼠标对应的光标从平板2移动至手机1…○▽。 [0141] 如图9中(b)所示▼☆,鼠标光标从平板2左侧屏幕边界穿出平板2◇=△•△▽,平板2的屏幕隐藏光 标□▪•-;光标从手机1的右侧屏幕边界穿入手机1=◆,手机1的屏幕显示光标•○☆□。由此完成◆…▪▼☆◆,鼠标从平板 2移动至手机1▼◁-◁☆◆。相应的△△,用户可通过键盘操控显示光标的手机1●◇•。此时▪◁▪=,可通过鼠标操控手机 1★▲◁◇◇,通过键盘在手机1上完成输入操作-▪☆○▽△。图9中(a)与图9中(b)显示的深色光标为显示在电子 设备屏幕上的光标◁○▽▼,浅色光标为移动中的光标=◆。 [0142]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图9的示例△…▽▷,未进行键鼠共享之前=▲▪▼▽,鼠标1和键盘1(图中未示 出)的状态信息可以是□…●:鼠标1—操控平板2—初始态◇▼■◆■=;键盘1—操控平板2—初始态□★●▪△□。当鼠标1 连接平板2△-•…▪▪,鼠标1对应的光标跟随鼠标1移动从平板2移动至手机1时★▲,则鼠标1的状态改变 为共享态□▲○☆◁。此时……▲▼•,鼠标1的状态信息为◇▲:鼠标1—操控手机1—共享态…◇•◆。相应的▽☆▷,当鼠标1的状态 信息更改后◆•■-,根据更新后的鼠标1的状态信息更新键盘1的状态信息◆…▲,也即★◁▷■▽,键盘1—操控手 机1—共享态▷★☆。由此…○▷…▲▽,键盘1跟随鼠标1操控手机1•=▷▽,由此实现在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 [0143]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手机1与平板2的设备方位发生变化○○…,基于变化后的设备信息 进行键鼠共享◁◁★●。 [014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其中○■●□…,第一 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第一方位信息▲▽•□☆。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当鼠 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二方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设 备隐藏光标●◇▽…-▲,以便于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操控第二设备•▽▼。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二方位信 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设备的方向-◆○。 [014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包 括▽▪:第一设备实时根据超声测距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第二方位信息★▼▷☆。其中○◁▲▽,第二方位信 息不同于第一方位信息●…■。 [0146]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用户操作■◆■▽,第一设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得到 第二方位信息▷▼▲▽▽。其中…■○○,第二方位信息不同于第一方位信息◇=△•◆;用户操作为用户主动触发第一设 备更新第一方位信息的操作◁==●。 16 16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4/18页 [0147] 可选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增添电子设备=▲▼、减少电子设备☆▼★◇●○、移动电子 设备☆△○▷。例如▷▷○,原本左右摆放的两个电子设备共享键盘和鼠标•◆■△▷▪,用户在这两个电子设备中间增 加了一个电子设备进行键鼠共享□▼-◁•。新增的设备影响了原来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方位▼▲, 因此=▷○,需要将只有两个电子设备的第一方位信息更新为三个电子设备的第二方位信息▽•。 [0148]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示例◆◁○▼▽★,平板2连接鼠标与键盘★▼▽••,平板2界面中显示鼠标光标-◁▷,手 机1未连接鼠标▪■,手机1屏幕不显示鼠标光标■◇▲●。但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将手机1移动到平 板2的右边●▽◇△,手机1与平板2实时监测并更新设备移动后的方位信息-◆☆●◇。 [0149] 如图10所示★■,为手机1移动至平板2右边时●▽,手机1与平板2的键鼠共享页面示意图-□■▼。 平板2中的键鼠共享页面1000中设备方位面板1010中的各设备图标的相对方位信息与当前 平板2△▪▲◁▲、手机1的相对方位信息相同•△●★☆,左边为平板2图标•★▷-◇▷,右边为手机1图标▽△☆。相应的▲==,手机1中 键鼠共享页面1020中设备方位面板1030中的各设备图标的相对方位信息与当前平板2=▼◇■◁•、手 机1的相对方位相同◇▷。左边为平板2图标▽=▪,右边为手机1图标□•▲▽▼◆。 [0150] 随后•▲□●▽,用户可根据图10所示的更新后的方位信息移动鼠标进行键鼠共享=▼。 [0151] 若此时用户想使用鼠标操控手机1◇◆▽•○,如图11中(a)所示■▼=,用户控制鼠标向与手机1相 对于平板2的方位相同的方向移动(手机1位于平板2的右侧)▲◆,也就是向右移动◁◁◆…。当鼠标对应 的光标移动到平板2右侧屏幕边界▼◇•★,且用户继续向右移动鼠标□△-…▽,则平板2向手机1发送共享请 求▪◆…●▲,并接收手机1返回的共享响应◇☆▪■●。平板2根据共享响应在屏幕显示界面上隐藏光标▼△★▷◇。相应 的-☆,手机1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光标◆=△◆◁,由此◇-=,鼠标对应的光标从平板2移动至手机1★•▷•。 [0152] 如图11中(b)所示▷◆■=,鼠标光标从平板2右侧屏幕边界穿出平板2▷■,平板2的屏幕隐藏 光标▷●;光标从手机1的左侧屏幕边界穿入手机1◆•▼◁▼▷,手机1的屏幕显示光标-▼▲。由此完成☆▼☆◆=,鼠标从平 板2移动至手机1•=。相应的□▽,用户可通过键盘操控显示光标的手机1■▽○=△◇。此时▽☆,可通过鼠标操控手 机1●△,通过键盘在手机1上完成输入操作▲○◇□▽▼。图11中(a)与图11中(b)显示的深色光标为显示在 电子设备屏幕上的光标▽▼□▪▽,浅色光标为移动中的光标▪☆。 [0153] 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标的移动方向与用户操作鼠标移动的方向一致◁▼,用户可根据 各设备的方位准确进行键鼠共享…△▷■◆,操作简单◁◁•…■◇,提升了用户体验○◁。 [0154]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系统架构 示意图…▪=,以上述手机1与平板2进行键鼠共享为例进行说明◇-。手机1与平板2首先开启键鼠共 享功能▪●■•◁,在开启键鼠共享功能后△□,手机1采集手机1到平板2的第一距离信息□○△☆■◇,平板2采集平板 2到手机1的第二距离信息◇=▲△,并将距离信息上传至设备管理平台(device manager◁◆☆•▷•,DM)★◁▲。系统 中分布式软总线中获取各设备管理平台中的距离信息(如★…,第一距离信息与第二距离信息) 并将该信息发送至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调用综合传感信息处理平台 (multimodal sensor data platform○★▽,MSDP)中的算法☆•▷●▼-九游会私人岛屿探险,,基于分布式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第 一距离信息以及第二距离信息确定手机1与平板2的方位信息○★△▼△-,并将方位信息广播发送至手 机1与平板2•□=-。手机1与平板2根据鼠标移动和方位信息进行键鼠穿越…•▼▽▪◆。 [0155] 以上以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键鼠共享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 施例还可以应用在多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键鼠共享•…•▽★。 [0156] 可选的◇-,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键鼠共 享的场景示意图…-◁□。图13中的手机1301○▲、电脑1302以及平板1303之间协同连接◆-。鼠标连接电 脑○•▼•,电脑1302的屏幕上显示光标(图13中的深色光标为显示在电子设备屏幕上的光标◆▼◇▽◁▼,浅色 17 17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5/18页 光标为移动中的光标)-=□◇▲◇。 [0157] 若光标跟随鼠标移动到电脑1302右侧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向右移动◇◆,则光标从 电脑1302穿越至平板1303•●。此时☆△□■,电脑1302屏幕不显示光标-▲▲•●▼,平板1303屏幕显示光标☆◁△☆★★,鼠标 可在平板1303上进行各种操作◇■-●▪。 [0158] 若光标跟随鼠标移动到电脑1302左侧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向左移动▷•■•●▷,则光标从 电脑1302穿越至手机1301•○。此时◇○-■-,电脑1302屏幕不显示光标□◆,手机1301屏幕显示光标▼■=•●,鼠标 可在手机1301上进行各种操作◆=◁▷。 [0159] 可以理解的○…★◁◆=,若鼠标连接平板1303▷△▽▷☆■,且鼠标一直向左移动▪▲,则光标可依次穿越电脑 1302=★○◆◆、与手机1301●•▽▽■•,光标显示在手机界面上▲=,由此实现多个电子设备间的键鼠共享•▷=。 [016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 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161] S14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第一方位信息包括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对方位信息△★•;第一设备连接键盘和鼠标=▼○。 [016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位信息根据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以及分布式 拓扑融合感知策略确定□▲;其中▷▷△•,第一距离信息为第一设备通过超声测距确定第一设备到第 二设备的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为第二设备通过超声测距确定第二设备到第一设备的距 离信息▽◇★▷。 [016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取第一方位信息的具体 实现方式参见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0164] S1402=▽、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 [0165]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在获取第一方位信息后△-,实时监测鼠标的移动◆◆◇◆▼•。 [0166] S1403◆◁●■•☆、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 一方向移动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第一方向为第一方位信息中指示第二设备相对于第一 设备的方向☆■。 [016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隐藏光标•--,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共享请 求□○•○;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返回的共享响应▪★△;第一设备根据共享响应隐藏光标◇=☆-。 [0168]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隐藏光标的相关实现过程参见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 述◁●★。 [0169] S1404=•=、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用于操控第二设备◁□△▽。 [0170] 在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显示光标▪▲,键盘用于操控第二设备的相关实现过程参 见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0171]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电子设备的类型○◁-☆,手机▷◆●★▼○、电脑◁●☆★•、平板▷•◇△◆、智慧屏等设备都可以 进行键鼠共享•◆○=,而且键鼠共享时各设备没有主从控制关系◆▷…•▪,每个设备都可以是键鼠共享的 发起端△-▷,也可以是键鼠共享的接收端◆▼。而且△••◇◁,本申请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超声测距获 取第一方位信息▲▷△★,实时监测鼠标的移动•▽,根据鼠标移动及第一方位信息可快速实现光标在 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穿梭转移▷□,根据鼠标移动方向和第一设备信息准确▼•◁、快速进行键鼠共 享•▼,简化了用户操作△◇…,用户基于准确的方位信息自由在多设备间进行键鼠共享▪▽△,提高键鼠共 享的准确性★■★▼▪○,而且鼠标移动方向与光标移动方向一致▷•■▼□=,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172] 本申请描述的系统架构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 18 18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6/18页 不构成对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唯一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 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0173] 以上结合图4‑图14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 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5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 [017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5所示▷•==,电子设备15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1◆•☆•、处理单元1502◆◆、显示单元1503●☆。电子设备 15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功能▼•△▪△●。 [0175] 电子设备1500可以为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示例性的○-•…▽,当电子设备1500为第一设备 时●■•■□,收发单元1501可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 [0176] 处理单元1502可用于第一设备监测鼠标的移动▪◁,当鼠标对应的光标沿第一方向移 动至第一设备屏幕边界且鼠标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设备隐藏光标=▽。 [0177] 显示单元1503可用于第一设备显示光标或隐藏光标▪■△◆▷▼。 [0178] 其中◇▼,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 组件实现▷▲☆,可以为收发器或收发模块△==。 [0179] 可选地-▪○◇,图15所示的电子设备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图15中未示出)▽•◇•,该存储 单元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收发单元1501▷★☆◆…▪、处理单元1502以及显示单元1503执行该程序 或指令时■★•○=,使得图15所示的电子设备15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设备之间共 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 [0180] 电子设备1500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 述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 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单元的功能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0181] 图15所示的电子设备15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设备 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182] 除了以电子设备1500的形式以外○■=△=,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 功能单元或者芯片△◁-,或者与电子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018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 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系统 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0184]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 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 [0185]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存储器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 成在一起•■■▪,也可以和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示例性地•◆=▲◁,存储器可以是非 瞬时性处理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 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 理器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0186] 示例性地◆○,该芯片系统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19 19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7/18页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 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0187]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 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 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0188]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 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 述实施例中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方法▼=◆▷◆。 [0189]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 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鼠标方 法•□▲▲▷。 [0190]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具体可以是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 括相连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九游会○■◇□▪=,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 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多设备之间共享键盘和 鼠标方法○••▷。 [0191]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 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 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192]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 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地软件模块组成•△◆◆…◁, 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可 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寄 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ROM)或者本领域熟 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 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 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 [0193]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 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 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 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 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94]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 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 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 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 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 20 20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 18/18页 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95]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 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 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96]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任意一种•■: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 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97]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 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21 21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1/10页 图1 图2A 22 22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2/10页 图2B 23 23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3/10页 图3 24 24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4/10页 图4 25 25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5/10页 图5 26 26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6/10页 图6 图7 图8 27 27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7/10页 图9 图10 28 28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8/10页 图11 29 29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9/10页 图12 图13 30 30 CN 116400814 A 说明书附图 10/10页 图14 图15 31 31
常用高血压药和降糖药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及用药指导by林夏▪□.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上传文档
GB 1094•◁▽▼.2-2013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docx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